动态要闻
媒体报道
行业动态
视频中心
公司新闻
热点专题
 
您的位置 >> 动态要闻 >> 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
 
环保与经济效率的困惑
 
发布时间:2013/10/15  访问人数:947
 

《中国青年报》刊登过某省环保局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仅有6.51%的市长认为“不会”。调查的结果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该省由于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采掘、煤化工以及重工业为主的经济产业结构,特别是小煤窑、小化工、小炼铁等无序泛滥,更使得环境问题雪上加霜。可是对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的确是大力发展经济。关停并转,且不说直接减少财政收入,转向何处,没有做好产业升级的准备,招商引资仍停留在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上;缺失群众的致富之路,老百姓的钱袋子不鼓,永远是怨声载道。从而形成了企业不满、政府委屈以及环境服务业企业无奈的“三角形”局势。这三大责任主体各自的利己行为,导致这三者之间处在一种非合作的博弈状态,也就是经济学博弈论中著名的“纳什均衡”局势,这是一个对所有竞争主体都不利的结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普遍性、系统性、关乎我国环保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走向的一个结构性问题。
  破局的对策在哪里?答案是通过环境经济新政策,改变环保行业各利益主体的收益函数,促使其自发地调整行为,从而打破这种“三角形”的非合作关系局势,使其转变成为一种线形的合作局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环境问题是社会组成单元生产和生活外部不经济的产物,即某些组织和个人的生产和生活获益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而未给他人以补偿时,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便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在我国所处的重工业发展时代,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率的问题,一方面,须将这种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追求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另一方面,将外部不经济内部化,通过“产业升级”、“循环经济”等环境政策以及通过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上游地区向下游地区进行“污染补偿”等环境政策的调控,改变目前各环境责任主体所做出的最优选择状态,让社会的环境服务业企业解决污染治理这一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打破“纳什均衡”,追求“一般均衡状态”。 
  客观地讲,国家宏观决策和管理部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已提出了“产业升级”、“循环经济”、“污染补偿”等发展环保与经济的政策导向。如果配套的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手段不能完善及时到位的话,类似的调查还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偿还欠债、天经地义,亡羊补牢,为时晚乎?不晚。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希瑞歌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Sheragre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